2013年11月8日至13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刘军(笔名:童明)教授应邀莅临我校讲学,作了两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学术报告和一场针对外国语学院师生的学术交流座谈会。
11月8日下午四点,教四楼报告厅,刘教授作了题为“梦蝶—应和—变形:异化和现代美学经验”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外国语学院王宏林副院长主持。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刘教授以庄周梦蝶的喻说为线索,引出和蝴蝶有关的美学联想,指出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与庄子的物化论之间的遥相契合、异曲同工之处,并由此展开论述,探讨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中的一个美学经验结构如何抵御和改造布尔乔亚的“异化”经验结构,以显现人性中的“灵韵”和摆脱机械时间、恢复内心的绵延时间,相关例证诸如梵乐西论及梦境中的物我相通,博尔赫斯驳斥直线时间、设想两个个体跨越时空的呼应等,尤其是纳博科夫对卡夫卡的《变形记》所做的奇特的解读,将蝴蝶变形和现代异化相联系,揭示被扭曲的丑陋人性中所潜在的化蛹成蝶的可能性。整个报告过程中,刘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同时又深入浅出、娓娓而谈,赢得在场听众的一致好评与深度共鸣。
11月11日下午四点,教四楼报告厅,刘教授用英文为大家作了第二场学术讲座,题目是“Idea into Form: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Poetry”(“从理念到形式:读诗的乐趣”),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樊淑英副教授主持。刘教授首先对西方文论中的形式主义批评作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对文学作品的细读(close reading)与一般所说的精读(intensive reading)之间的差异,并阐释了诗歌阅读中应有的问题意识与赏析方法,诸如关注风格、句法、视角、节奏、韵律、隐喻、结构等。接着,刘教授具体以四首诗歌为实例,引导大家展开了一场诗歌阅读的美学经验之旅。四首诗歌分别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16首(Shakespeare’s Sonnet 116)、第73首(Sonnet 73),美国女作家、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的《晨歌》(Morning Song),和美国当代诗人理查德·威尔伯(Rechard Wilbur, 1921— )的《挖掘中国》(Digging for China)。刘教授的讲解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尤其是在解读第四首诗歌以及之后的互动环节中,听众积极响应,使整个会场的气氛达到高潮。依据刘教授的诠释,“挖掘中国”其实是隐喻对诗歌、梦想的寻求,尽管在现实层面可能毫无结果,但正是追寻的过程赋予苦短人生以意义,因诗意的梦想拓展了人的精神空间。这种解读启人至深。
11月12日下午三点半,教学楼E302,刘教授与外国语学院的20多位师生就文学与翻译研究方法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座谈会。主持人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丁夏林老师。师生们纷纷向刘教授讨教各种学术问题,内容涉及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解构理论、翻译理论中的接受美学与转换策略、莫言小说日译本中的加注现象、西方文论教学、人工智能翻译、翻译人才培养等多个话题,刘教授耐心倾听大家的发言,并对大家的提问逐一进行详解,其谦逊儒雅的气度、深湛的学术涵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令人折服,并给人诸多启发,特别是刘教授提到治学一定要求真务实,切忌急功近利,人文素养的积累需要时间,文学研究要从阅读开始,先体验细读的妙处,同样在翻译方面语言功底最重要,而技巧次之,大家都深以为然。两个小时的座谈,令到场的诸位师生无不觉得获益匪浅,不仅受到学术的熏陶,而且得到心灵的洗礼。
刘军教授曾于2012年在聘专项目资助下应邀访问我校并讲学,此次再次来访不仅为我校学生开启了文学阅读与欣赏之窗,也与我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了合作开展作家木心研究的可能性,带动了我院的外国文学、文化和翻译等相关研究。
(刘军,笔名童明,1992年获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英美文学硕士, 197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 1975年至1977年英国杜伦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训练班,1981年至1984年在联合国总部担任高级译员。现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终身职教授,美国学术期刊《东西方思想》(JET)编委,中国《大中华书库》终审,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尖峰学者讲座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2005-2007)。撰写的有关英美文学、欧洲文学、文学文化理论的论文散见于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和学术刊物。)